"十三五"期间劳动教育的三个阶段

时间:2022-06-23 11:22:45浏览:
来源:网络作者:韦永骁

 

  第一个阶段: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探索。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广大青少年儿童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小学广泛组织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校内外劳动。各地创建了一批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带动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开展。如北京市先后建设了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等3个学农劳动教育基地和1个学工实践基地,将学农、学工实践活动纳入全市教育综合改革重点实施项目,以初中学生为重点开展学农实践活动。河北省易县力求劳动教育实现"有实践基地、有课时、有教材、有教师、有考核"。该县根据寄宿制学校多的特点,开展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互帮互助,自己叠被铺床、洗衣洗袜、刷碗刷筷、捡拾垃圾、修补课桌凳、打扫卫生,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上海曹杨二中秉承"弘扬劳动精神,培育劳动技能"的劳动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曹杨新村劳模云集的优势,设立"走进劳模大访谈"必修课。学校还创建"自行车创意实验室""汽车实验室"等,让学生自行组装自行车、新能源汽车;创建"轨道交通实验室",自主编程控制火车运行,培养新时代劳动者。

  与此同时,普通高校结合专业特点,加强实践育人,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不少于总学分的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职业院校广泛开展了校园技能文化节、劳动文化节、劳动周活动等。各高校还组织大学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持续开展暑期"三下乡"等活动,建立学生志愿者星级认证制度。

  第二阶段:全面做好劳动教育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我们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契机,针对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的问题,对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制度进行了系统设计,组织研制《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及《意见》的配套文件《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

  其中,《意见》面向全党全社会,立足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提高劳动教育站位,把劳动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上,作为当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点工作。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设计,明确劳动教育总目标及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校的课程设置、内容要求和考核评价办法,形成劳动教育体系。强调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各级政府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统筹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力量,为劳动教育全面实施提供场所、人员、经费、安全等保障条件,把劳动教育的四梁八柱搭建好。《意见》2020年3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指导纲要》则面向教育系统特别是学校,明确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加强劳动教育实施指导。《指导纲要》由教育部2020年7月印发,供各地和学校试行。

  第三阶段:大力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根据中央新要求,教育内外相互配合、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努力,推动建立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目标内容体系、组织实施体系和支持保障体系。

  一是印发实施意见,全面部署劳动教育工作。据统计,河北、上海、江西、湖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以省(区、市)党委、政府名义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意见,北京、天津、辽宁、江苏、浙江、山东、重庆、四川、贵州、西藏、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市)正在组织研制实施意见。

  另有一些区县研究出台了相关行动方案。如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加快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发布《金牛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清单(试行)》,包括目标、项目、场景、评价清单四大板块,着力破解区域劳动教育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发布《中小学生"新劳动教育"实践体验活动方案》,由区财政补助660万元,组织全区4.4万名3-8年级学生到实践体验基地参加劳动实践,依托"农户+"和"村镇+"两种模式,让学生进农村、入农户、下农田,让农民当学生"劳动课老师";依托"企业+""文创+""科技+",让学生进企业、到文创单位,感知体验新科技下的劳动。河北省临城县面向全县中小学生分年级设计了年级劳动教育指导建议,对家务劳动、校内劳动、农业劳动的时间、项目内容等作了明确的规定,促使劳动教育规范化、常态化实施。

  二是开展培训研讨活动,提升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将劳动教育纳入国培计划,纳入各地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学习和培训内容范围,支持有关专业机构开展专题培训和研讨活动。2020年下半年,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辽宁教育学院等,实施劳动教育国培项目9个。湖南、云南等省召开了劳动教育推进会议。天津、河北、辽宁、黑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四川等省(市)面向地方教育行政干部、学校校长、骨干教师等,组织开展了专题培训活动。中国教科院今年暑期连续举办了九场公益讲堂活动,全面解读中央和教育部文件精神,介绍相关理论及实践经验,还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举办了劳动教育论坛。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劳动与教育发展研究院,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中国理论与中国实践探索"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创办了全国首家劳动教育领域集刊--《劳动教育评论》,还与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共同举办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峰会。丰富多样的培训研讨活动从各方面营造了有利于劳动教育的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

  三是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提高学生劳动素养。新学期开始,各地和学校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明确课时,确定劳动内容,丰富劳动形式,强化劳动教育。如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举办了中小学生劳动技能竞赛,让中小学生分学段现场比拼劳动能力和水平。上海财经大学发布新时代劳动教育行动计划,实施生活技能培育、社会实践体验、公益志愿服务、合作发展助力、创新创业创造联动、就业能力拓展、劳动文化建设七大行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与有关单位合作共建"海中学生实践农场",自9月11日开始,依托农场分批组织高一全体学生开展劳动周活动。学生在劳动周中"过三关":一是步行关。学校距农场30华里,来回都得自己走。二是生活自理关。铺床叠被、洗衣刷鞋、烧饭做菜全由学生自己完成。三是劳动锻炼关。每天劳动5-6小时,参加耕种、收割、治虫、施肥、操作农机农具、喂鸡喂猪等。

  四是研发劳动实践手册,为学校劳动教育提供支持。近期,不少教科研机构与中小学和有关出版社合作,开发了教师劳动教育指导手册或学生劳动实践手册,为学生劳动实践提供具体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