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评促教强思政 铸魂育人谱新篇 —— 我院教师参加学校开展的2025年秋季学期课程思政听课评课活动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韦丽妮录入
为深入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与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10月13日至17日,学校正式启动2025年秋季学期课程思政听课评课活动。本次活动以公开授课为载体、以观课评课为抓手,为全校教师搭建起互学互鉴、共研共进的优质交流平台,助力教师专业能力与课程思政融入水平协同提升。我院徐琳、卢桂玉、黄典荣老师参加此次活动。
黄典荣老师紧扣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实际,在教学中融入 “防微杜渐的责任意识” 与 “生命至上的安全观”,深化思政育人成效。他结合行业特性指出,城市轨道交通承载着成千上万乘客的生命安全,背后连接着无数家庭的幸福与安宁;并以 “严格执行检修周期,不是机械完成任务,而是对人民生命的最高敬畏与守护” 为例,向学生传递敬业奉献与责任担当精神。整个教学过程既帮助学生精准掌握客运组织关键技能,贴合岗位实操需求,又让学生在学习中厚植服务为民的职业情怀。

卢桂玉老师围绕人工智能基本概念,以及 AI 在高铁运维、调度、服务流程中的具体应用场景等核心内容展开教学。她结合行业案例解析 AI 技术要点,同时同步融入民族自信相关的思政育人理念,一方面通过展示我国在智能高速铁路领域取得的科技成就,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华为自主研发的 “盘古大模型” 核心技术、探讨 AI 对故障 “零漏报” 的实践价值,帮助学生塑造工匠精神、责任担当意识与科技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


徐琳老师在讲授城市轨道交通与道路交通的区别等知识点时,结合行业案例拆解抽象内容,同时将 “爱岗敬业” 融入思政育人理念。她通过介绍行业模范人物与优秀案例,弘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价值观;此外,还在对比轨道交通与公路差异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鼓励他们作为城轨专业学生,未来能为建设交通强国贡献自身力量。


此次活动助力全体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更有效推动了课堂教学实效与整体教学质量的全面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