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升旗仪式
时间:2025-09-06 17:04:17浏览:次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王丽金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王丽金
新学期开启新希望,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时值抗战胜利80周年,9月1日,我校在鲁班广场隆重举行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升旗仪式。仪式旨在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引导师生铭记历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家国情怀,激励广大青年以昂扬斗志投身新学期,矢志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党委书记、督导专员蒙本曼,党委副书记、校长罗艳妮,副校长黄德伟、蒋茂丽等校领导出席仪式。学校中层干部、各部门负责人、全体教师及2024级学生共同参加。仪式由艺术设计学院党支部书记、院长覃凤姣主持。
图为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升旗仪式现场

图为出席升旗仪式的学校领导及中层干部

图为主持人:艺术设计学院院长覃凤姣



图为升国旗,奏唱国歌

图为学生代表李奇鲜同学发言

图为党委副书记、校长罗艳妮讲话
党委书记、督导专员蒙本曼,党委副书记、校长罗艳妮,副校长黄德伟、蒋茂丽等校领导出席仪式。学校中层干部、各部门负责人、全体教师及2024级学生共同参加。仪式由艺术设计学院党支部书记、院长覃凤姣主持。

图为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升旗仪式现场

图为出席升旗仪式的学校领导及中层干部

图为主持人:艺术设计学院院长覃凤姣



图为升国旗,奏唱国歌

图为学生代表李奇鲜同学发言
在升旗仪式上,教育学院2024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李奇鲜作为学生代表发表国旗下讲话。她以"新学期,新起点,新目标"为主题,呼吁同学们树立明确目标,专注课堂学习,积极参与实践锻炼,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发展。她鼓励大家以脚踏实地、坚韧不拔的奋斗姿态,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现场师生普遍认为演讲激情澎湃、振奋人心,点燃了全体师生的新学期斗志。

图为党委副书记、校长罗艳妮讲话
党委副书记、校长罗艳妮为师生讲授了“开学第一课”。她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历史脉络,深刻阐述了职业教育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关系。罗校长指出,从抗战时期的实业救国到新时代的强国建设,职业教育始终是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她强调,每一个专业都是国家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每一项技能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并勉励师生传承实干报国精神,共同谱写职业教育新篇章。
罗校长表示,职业教育是国家发展的“人才蓄水池”,学校始终以培养“能担当、有技能、懂奉献的技术人才”为使命。她寄语来自不同学院和专业的同学们,不必觉得自己的专业“平凡”,因为每一份技能都在时代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鼓励大家在强国建设中实现自身价值。
罗艳妮校长结合抗战精神与职业教育的初心,对全体同学提出三点希望与要求:
第一,以史为鉴,让“爱国”成为技能学习的“定盘星”。80年前,抗战军民靠“实干兴邦”的信念挺过难关;今天,我们同样需要用“技能报国”的初心照亮学习之路。希望同学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把“爱国”落实到专业学习的每一个细节里,把爱国情怀融入每一次实训、每一次作业,就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
第二,以技立身,让“实干”成为成长路上的“压舱石”。抗战时期,“身怀绝技”的工匠能修复枪炮、抢修铁路,成为抗战的“隐形功臣”;如今,社会同样渴求“技精业勤”的技术人才。希望同学们珍惜在校时光,把“实干”刻进学习日常,磨炼过硬技术,脚踏实地,实现人生价值。
第三,以责致远,让“担当”成为职业道路的“指南针”。抗战精神的核心,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职业教育的使命,也离不开“服务社会、贡献力量”的初心。希望同学们今后无论走到哪个岗位,都要勇担责任,在企业里,做遵守规章、追求卓越的技术骨干;在社区中,做能用专业技能帮助他人的热心公民;在行业内,做能传承技艺、带动新人的“老师傅”,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服务社会,就是新时代职业院校学子最动人的“担当答卷”。
老师们、同学们,80 年岁月流转,“爱国、实干、担当” 的精神从未褪色。这份精神,既指引我们以技能报国、以实干立身,也提醒我们要守护好校园这片成长沃土。作为职业院校的一员,我们把“技能强国”的信念融入日常,把“精益求精”的态度握在手中,把校园生活的安全与规则刻在心里。
罗艳妮校长最后希望全体同学,在新的学年、新的学期,以先烈为榜样,以技能为羽翼,带着技能与担当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最终让青春在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奉献中,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本次“开学第一课”升旗仪式是学校深化文化育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一次凝聚共识、鼓舞斗志的全面动员。全体师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姿态,投身新学期的学习与工作,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务实奉献,凝心聚力推动学校发展实现新跨越,共同开创广西工程职业学院更加辉煌的明天。
罗校长表示,职业教育是国家发展的“人才蓄水池”,学校始终以培养“能担当、有技能、懂奉献的技术人才”为使命。她寄语来自不同学院和专业的同学们,不必觉得自己的专业“平凡”,因为每一份技能都在时代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鼓励大家在强国建设中实现自身价值。
罗艳妮校长结合抗战精神与职业教育的初心,对全体同学提出三点希望与要求:
第一,以史为鉴,让“爱国”成为技能学习的“定盘星”。80年前,抗战军民靠“实干兴邦”的信念挺过难关;今天,我们同样需要用“技能报国”的初心照亮学习之路。希望同学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把“爱国”落实到专业学习的每一个细节里,把爱国情怀融入每一次实训、每一次作业,就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
第二,以技立身,让“实干”成为成长路上的“压舱石”。抗战时期,“身怀绝技”的工匠能修复枪炮、抢修铁路,成为抗战的“隐形功臣”;如今,社会同样渴求“技精业勤”的技术人才。希望同学们珍惜在校时光,把“实干”刻进学习日常,磨炼过硬技术,脚踏实地,实现人生价值。
第三,以责致远,让“担当”成为职业道路的“指南针”。抗战精神的核心,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职业教育的使命,也离不开“服务社会、贡献力量”的初心。希望同学们今后无论走到哪个岗位,都要勇担责任,在企业里,做遵守规章、追求卓越的技术骨干;在社区中,做能用专业技能帮助他人的热心公民;在行业内,做能传承技艺、带动新人的“老师傅”,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服务社会,就是新时代职业院校学子最动人的“担当答卷”。
老师们、同学们,80 年岁月流转,“爱国、实干、担当” 的精神从未褪色。这份精神,既指引我们以技能报国、以实干立身,也提醒我们要守护好校园这片成长沃土。作为职业院校的一员,我们把“技能强国”的信念融入日常,把“精益求精”的态度握在手中,把校园生活的安全与规则刻在心里。
罗艳妮校长最后希望全体同学,在新的学年、新的学期,以先烈为榜样,以技能为羽翼,带着技能与担当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最终让青春在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奉献中,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本次“开学第一课”升旗仪式是学校深化文化育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一次凝聚共识、鼓舞斗志的全面动员。全体师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姿态,投身新学期的学习与工作,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务实奉献,凝心聚力推动学校发展实现新跨越,共同开创广西工程职业学院更加辉煌的明天。